近日,江西省胸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胸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武明联合麻醉科、手术室,成功为一位高龄患者进行了一例单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
患者刘先生(化名)今年85岁,患有右侧气胸,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在外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仍感到胸闷不适,便来到江西省胸科医院胸外一科就诊,以寻求进一步治疗。
王武明接诊患者后,仔细询问病情并完善了相关检查,发现患者在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破裂的肺大疱一直不能自愈,且肺部持续有漏气,情况十分危急,再采用引流管保守治疗可能会延误病情,进而出现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这种情况下,须尽快考虑进行肺大疱切除手术。
但患者年事已高,身体机能下降,且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这无疑会增加手术难度及风险,比如老年人脆弱的心肺功能可能无法耐受麻醉及手术操作打击,且老年人肺组织顺应性下降、脆性增加,容易增加出血、肺切缘缝合处针眼漏气等风险。
基于上述情况,胸外一科团队在经过完善的术前检查及充分的多学科讨论后,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手术风险及收益,在征得了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最终决定为患者施行单孔胸腔镜下右肺大疱切除术+胸膜固定术。术中,在医护团队的精心配合下,王武明耐心地一点点分离胸腔粘连,成功切除了破裂的肺大疱,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单孔胸腔镜手术
单孔胸腔镜手术是近年国际上出现的新型胸腔镜微创手术方式,主要通过在胸部创造一个约3cm的入路孔洞,然后将胸腔镜微创器械置入胸腔内,通过显示屏幕观察胸腔内的结构及病变,从而完成各种胸部手术。它与传统开胸手术、多孔胸腔镜手术相比,减少了对于肋间神经和肋间血管的损伤,在控制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加速康复方面,具备更大的优势。
为什么气胸容易“找上”老年人?
除了多发于瘦高的青年男性群体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肺结核等肺部疾病的老年群体也是气胸的高发人群。由于老年人免疫力较低,肺本身的顺应性变差,患上这类肺部疾病后容易导致肺表面变薄,从而容易发生肺的自发性破裂,导致气胸。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因基础肺功能较差,发生气胸时临床症状往往更为严重,需格外警惕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的发生。
老年人该如何预防气胸的发生?
1.避免抬举重物、剧烈咳嗽、屏气。
2.避免用力排便,饮食清淡、富含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
3.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4.尽早戒烟,吸烟是气胸的主要诱因之一,戒烟可以有效预防气胸。
5.避免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
6.加强营养,增加肺活量,加强肺功能锻炼。
7.如感到突发性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