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的日记
我是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科的一名护士,10多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如今,作为我院新冠肺炎疫情第四应急小组成员,我们的工作也快接近尾声。
记得接到通知的时候,我就做好了准备,让我最记忆深刻的是写日记,吴爱莲老师在微信群里反复强调带好笔和笔记本,把一天的收获和感想写到日记里,我顿时感觉头皮发麻。记得有个年轻的疑似患者,当时安排我去给他做治疗,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走进病房,和他寒暄一番,我说我要给你行静脉输液和抽血了,患者伸出双手,告诉我说:一只手抽血,一只手打针。当我给他打好留置针、抽好血时,他有些不解的问:为什么不把针扎在手背上呢?我耐心告诉他,你手背血管全是淤青,我给你打的是留置针,并把血一起抽了,这样你就不痛,而且不影响你做任何事情的,放心,你要相信我们,我们都是专业的。听到我这样说,他才松了一口气,为我们的工作竖起了大拇指。看,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得到患者更大的信任。护理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面对不同的病人,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和开解方法,学以致用,始终把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
这段时间以来,我每天下班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想写在这小小的本子上,记录下特殊时期的点点滴滴,保留住这段珍贵的回忆,日后再拿出来看时,还能想起曾经难忘的时光。
给妈妈的一封家书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我院定为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干部职工纷纷退掉了回家的车票,请战一线,我也是其中一员,并成为了第四批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2月25日,我和战友们带着必胜的决心奔赴这战场。此刻,我非常想念我的妈妈,工作间隙,提起笔,写下了我想和您说的话。
亲爱的妈妈:
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我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第12天了,请原谅我当初瞒着你请战,直到进入隔离病房的前一天才告诉你,不是怕你不同意我的决定,而是想着晚一天说你就能少担心一天。每次和你视频,第一句你总是问我吃的好不好?这两天降温要注意保暖,更要注意防护,千万不要掉以轻心!然后告诉我说,今天江西新增病例又是零,全国的新增病例又下降了等等,就在刚才我接到姐姐的电话,说你又带了我爱吃的饭菜和零食放在我住的酒店门口,叫我下去拿……
刚进去的那几天,确实不适应,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勒得两颊红肿的N95口罩、箍到头痛的护目镜,还有刺鼻的有效氯消毒液,这都是我不曾体会过的,之前没和你说,是怕你担心。现在,我在里面很好,带队的老师对我们很照顾,每天上班监督我们穿脱防护服、消毒,下班给我们热饭、晾衣服,每个星期给我们发牛奶、水果,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我们。前两天又有一位确诊患者在我们专业的治疗和悉心的照料下日渐好转,核酸检测由阳转阴,康复出院。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治愈,看着逐渐空出来的病房,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这场战“疫”快结束了。今天你告诉我,有些地方按要求解除了限行关卡,大街上人和车也多了,看到这样的场景你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我也快回家了。
医护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感人事迹在新闻中听得太多,而我今天才深刻体会到了作为医护人员的光荣与自豪。妈妈,感谢您,自从我进入隔离病房以来就一直默默的支持我鼓励我,我会一直坚守到最后,直到彻底为打赢这场战“疫”,让千千万万个家庭能够早日团聚!
爱你的女儿:魏超
微笑,向着阳光奔跑
应战队,战必胜!这是我们第四组的口号!我们抗战一线,坚持最后,曙光就在眼前!
2月26号晚上八点,是我在隔离病房的第一个晚班,心里忐忑不安,因我之前在急诊科工作,从来没有接触海泰系统,不会处理医嘱,要是来了新病人怎么办呀?当我穿好厚厚的防护服来到护士站接班时,听到电话里医生说:“定点三科,护士准备好床,马上要来一个确诊新冠肺炎病人。”我心砰砰跳,这时当班护士潘琳就问:“你会处理医嘱吗?”我说:“还不会。”潘琳微笑的看着我说:“没关系,我来教你。”她手把手教我如何处理和校对医嘱,如何配合医生穿脱防护服,还为下一班工作人员备好药物及物资,尽可能地保证医护人员零感染。她温和的语气,耐心又细致。等把事情处理好后,我抬头一看,已经是晚上9点50了,她已有7个多小时没有上厕所、吃饭、喝水了。原来潘琳是第三批应急队成员,她主动请战留下来,继续奋战在隔离病房。这一刻,她就是白衣战士,用普通的身躯诠释了一名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让我不禁的想到了以前的非典、H7N9、禽流感等疫情,从科主任、医生、护士长、隔离病房的护士,一批又一批胸科人一路传承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病魔的袭击,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文稿 黄 芳 魏 超 廖连芳 吴爱莲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