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秋,年过花甲、有着近20年石材加工经历的邹爷爷(化名),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拖入阴霾。近半月来,他感到持续的胸闷、气短,胸口像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经人推荐,他和家人来到江西省胸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胸外二科就诊。
主任医师、副主任胡欣春接诊后,结合患者职业背景和病史,通过胸部CT检查发现,其左肺上叶存在多个巨大肺大泡且破裂持续漏气,这是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的根源。
病因明晰,救治刻不容缓。科室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肺大泡切除术。术中,在高清胸腔镜精准导航下,医生娴熟地完成肺大泡切除与扎实缝扎。为从根本上降低复发风险,手术团队还细致实施了胸膜内固定术,让肺组织与胸壁形成稳定粘连。手术过程顺利,实现了微创、少出血的理想效果。
术后,患者胸闷气短的症状立即缓解,在医务人员精心照料下,他的精神一天天好转,身体机能稳步恢复,顺利出院。
什么是肺大泡?
肺大泡,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肺上的“气泡”。它是由于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后相互融合,在肺组织内形成的含气囊腔。就像老化的轮胎内壁可能鼓起一个包,肺大泡就是肺上鼓起的“包”。
高瘦体型的年轻人(多因先天肺泡发育不良)以及患有慢阻肺(COPD)、长期吸烟或像邹爷爷一样有粉尘职业暴露史的老年人,都是肺大泡的高发人群。
为什么肺大泡如此危险?
1.自发性气胸:是肺大泡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肺大泡的破裂,患者突发胸痛、胸闷,若出现张力性气胸,患者会短时间内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并伴有濒死感,若就诊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
2.继发感染:肺大泡继发感染时,大泡腔被炎性物质填充,使空腔消失或者形成液气平,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高热,严重者会有肺部感染加重的风险。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后期由于肺大泡的压迫,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床受压及数量减少,使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最终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如何预防肺大泡?
1.戒烟: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肺泡壁的弹性纤维和支撑结构,引起慢性炎症、损伤肺组织、抑制肺部修复能力。戒烟是预防肺大泡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2.严格控制和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慢阻肺)及其急性加重。
3.避免无防护长时间暴露于空气污染和职业性有害物质下。
4.对于已有肺部基础疾病或已知肺大泡者,务必避免任何可能导致肺内压急剧升高的活动和动作(用力、屏气、潜水等),并学会保护性咳嗽。
5.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和肺功能。
6.对于长期吸烟者、有慢阻肺或哮喘等慢性肺病史、家族史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监测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