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护士魏某处理输液器上针头时,不慎被患者使用后的针头刺伤。
事件二:护士赵某,处理锐器过程中,被锐器盒中针头刺伤手指。
事件三:护士王某,皮下注射后针头回套,不慎刺伤 。
针刺伤,一个无论怎样强调,怎样小心,都无法完全避免的事件,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既然无法完全避免,那么,在临床操作中,怎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这种危害医护人员健康的事情发生呢?
一什么是针刺伤?
针刺伤:是指有医疗利器如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处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
二针刺伤的危害
目前已证实的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
据美国CDC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CDC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
三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
①工作中使用针具如输液针头、注射器;
②针头处理不当;
③回套针帽中。
四如何预防和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在需要使用针具或其他锐器的医疗操作前
1、确保医疗操作中所必需的医疗器械都在手臂可及范围之内获取;
2、评估工作场所的照明和空间是否足以满足完成医疗操作;
3、如果医疗操作过程中会用到多种锐器,避免使锐器尖端部分朝向操作者;
4、确定好锐器位置,如可移动尽可能将其置于靠近操作区域。方便处理位置;
5、评估病人对治疗不合作可能性、必要时可让其他工作人员或家属帮助,使病人平静;
6、告知病人所进行的医疗操作内容,避免任何突然移动以免锐器错位,防止损伤医务人员。
在需要使用针具或其他锐器的医疗操作过程中
1、保持操作点位和锐器所处位置直接可见 ;
2、处理接触过的锐器时。应小心邻近其他工作人员;
3、禁止使用手——手传递锐器。
在医疗操作结束后的清洁过程中
1、目视检查操作中用于盛放废弃材料的托盘或其他物体表面(包括病床),避免在操作结束后因疏忽将锐器遗忘在托盘或物体表面;
2、使用封闭容器运输可重复使用的锐器,要防止内容物漏出。
医疗器械处理过程中
1、目视检查锐器盒以防因容器过满导致危险;
2、 确保所使用的锐器盒足以容纳整个医疗器械;
3、避免用手靠近锐器盒的开口处,禁止在处理锐器的时将手或手指伸进锐器盒;
4、 处理锐器过程中,手始终保持位于锐器尖端后方;
5、如果处理与导管相连的锐器(如有翼钢针),应提防导管弹回并引起损伤,处理医疗器械时应同时控制好导管和针具。
锐器处理完成后
1、清空锐器盒前,目视检查锐器盒以防过满导致危险,如果锐器盒过满,应使用镊子或钳子将伸出的锐器取出放到新锐器盒中。
2、目视检查锐器盒的外部以防有锐器伸出,如果发现有锐器伸出锐器盒,则应通知安全人员协助消除危害。
3、将已装满的锐器盒存放在安全区域等待最终处理。
锐器处理不当
1、在工作场所发现锐器处理不当,应小心处理,处理时手应始终保持位于锐器后方。
2、如果不能安全地用手拾取医疗器械,则应使用机械装置拾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