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省胸科医院微信服务号

扫一扫关注医院订阅号
健康教育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护天地  >  健康教育  >  正文

【警惕】头晕目眩别忽视!可能是椎动脉“堵车”了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16:42点击次数:

近日,江西省胸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椎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为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

患者张先生(化名),3个月前突发头晕伴右侧肢体麻木,当地医院DSA检查显示多支血管发生狭窄,其中椎动脉狭窄闭塞,经保守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头晕和肩颈不适感,遂来到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外科寻求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负责人贺建雄接诊了患者,经过医疗团队严谨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椎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手术部位结构复杂,毗邻延髓生命中枢,手术难度较大。科室团队迎难而上,在DSA精准引导下,采用球囊扩张血管成形,在保护远端血管及重要分支血管的同时,成功将闭塞段打通。术后患者头晕右肩颈不适症状立即缓解,次日即可下床活动。

什么是椎动脉狭窄?

椎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血管炎性或先天因素等所导致椎动脉管腔变窄甚至堵塞的脑血管疾病。作为除颈动脉以外人体内最重要的脑部供血动脉,椎动脉一旦狭窄超过50%,脑部供血就会亮起红灯。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头晕目眩(转头时加重)、突发性视物模糊、平衡功能障碍、肢体麻木无力,更危险的是,未经治疗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5年内中风风险高达30%-35%!

如何治疗椎动脉狭窄?

椎动脉狭窄是否需要做介入治疗解除狭窄不只看狭窄的程度,而需要综合评估。

椎动脉通常比较细,如果是慢慢变狭窄的,通常有良好的代偿,不需要手术。如果有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脑缺血症状,且血管条件允许,预计手术的获益大于风险,可考虑手术治疗。椎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部位必要时在病变处放置支架,从而重建血管正常管径,恢复脑部血供。

这项被誉为“血管清道夫”的血管微创介入手术有三大优势:

1.精准治疗:在DSA实时导航下,在微导丝引导下将球囊导管精准送达狭窄部位,扩张狭窄或闭塞血管。

2.快速康复:手术仅需1-2小时,24小时即可恢复日常活动。

3.持久效果:术后血管通畅率可达95%以上。

如何预防椎动脉狭窄?

1. 定期进行血管评估:建议高危人群定期做颈部血管超声、头颈部CTA或MRA检查,必要时完成DSA脑血管造影。

2. 严格控制基础疾病:积极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各项指标。

3.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保持情绪稳定和作息规律。

专家提示:椎动脉狭窄是后循环卒中的“隐藏元凶”,起病隐匿却后果严重。如有上述症状或高危因素,请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同时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尤其是有吸烟、三高病史的高危人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