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常被称为“富贵病”,是一种因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障碍而引发的以尿酸过高为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急性发作时,关节处常出现一阵阵剧烈的、撕裂般的疼痛,仿佛被火烧,又像被刀割。虽然听起来可怕,但通过科学饮食,完全可以减少痛风发作甚至不发作。
那么,哪些人群需要格外警惕?该如何进行科学饮食?今天就带你了解痛风饮食的核心原则,帮你轻松“管住嘴”。
这些人群要警惕
1.“吃货”一族: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等),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和果汁(果糖会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以及经常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
2.“三高”及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患者更易患痛风。
3.有家族史者:痛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4. 中年男性:男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以雄激素为主,相比能促进尿酸排泄的雌激素而言,雄性激素会减少尿酸从肾小管的排泄,同时也能加速嘌呤转化为尿酸,加上40岁以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让肾排泄尿酸能力下降,因而中年男性更容易患痛风。
5.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者:如利尿剂、部分降压药等药物可能影响尿酸排泄。
痛风饮食注意这六点
1. 控制总热量,减重是关键
肥胖会增加尿酸堆积,建议每日热量摄入比正常人减少10%-15%。按时吃饭,避免暴饮暴食。
2. 以复合碳水为主,避开果糖
碳水化合物能帮助尿酸排泄,复合碳水化合物包括米饭、面条、土豆、燕麦片、糙米、红薯、玉米、豆类等。果糖可诱发代谢异常,并引起胰岛素抵抗,具有潜在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作用,应避免食用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
3. 蛋白质优选牛奶和鸡蛋
每天按体重补充蛋白质(每公斤0.8-1克),比如60公斤的人每天应摄入蛋白质48-60克,牛奶、鸡蛋等嘌呤含量低,可放心选择。
4. 少油少盐,清淡为主
脂肪会阻碍尿酸排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应少吃油炸食品和辛辣调料。
5. 每天喝水2000-3000毫升
多喝白开水或弱碱性水能促进尿酸溶解排出(有控制水量要求的除外),注意均匀饮水,不要一次猛喝。
6. 多吃碱性食物,平衡尿酸
蔬菜(如白菜、胡萝卜、瓜类)和部分水果能碱化尿液,帮助尿酸排泄,还能补充钾、钠等矿物质。
这些食物可以放心吃
主食:大米、燕麦、薏米等杂粮。
奶制品:牛奶、酸奶(低嘌呤且富含蛋白质)。
蔬菜:西蓝花、黑木耳、芹菜、苦瓜、卷心菜等。
水果:草莓、樱桃、西瓜、猕猴桃(低果糖、高维C)。
豆制品:豆腐、豆浆(富含植物蛋白)。
部分鱼类:草鱼、鲤鱼、金枪鱼(适量食用)。
这些食物要少吃
1. 红肉和动物内脏:猪肉、牛肉、肝脏等嘌呤含量高。
2. 酒类:啤酒、白酒、黄酒都会抑制尿酸排出,啤酒最危险!
3. 甜饮料和果汁:果糖是痛风的“隐形杀手”,尤其是含高果葡糖浆等代糖的食品。
4. 高果糖水果:荔枝、桂圆、橙子等尽量少吃。
5. 海鲜:沙丁鱼、贝类等嘌呤高,但海蜇、海参可适量吃。
6. 浓汤和火锅汤:嘌呤易溶于汤,少喝为妙!
7. 动物骨髓、发酵食物:发酵类食物可能影响尿酸代谢,加重痛风症状,所以急性期不宜吃发酵类食物,如酸奶、泡菜、豆豉、发酵面食、酒酿等。
温馨提醒
饮食控制是痛风管理的基础,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严重情况下请务必及时就医。同时,也无需过度担忧嘌呤的摄入,学会“聪明地吃”而非盲目地“不吃”才是核心。掌握饮食平衡,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计划地进行长期管理,方能打赢痛风这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