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省胸科医院微信服务号

扫一扫关注医院订阅号
健康教育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护天地  >  健康教育  >  正文

【支招】胸闷、气短、痰还多?药物罐疗法帮您的肺“减减负”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15:15点击次数:

近日,江西省胸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开展中医特色疗法——药物罐疗法,为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用传统中医智慧为肺部健康保驾护航。


药物罐,是将中药与拔罐疗法深度融合的中医适宜技术。科室结合肺病患者“肺气虚、痰瘀阻”的病机特点,精选黄芪、当归、桔梗、苏子等益气宣肺、化痰通络的中药,熬制成药液。治疗时,将竹罐浸泡于药液中加热,待罐内吸附药液蒸汽后,精准吸附在患者肺俞、膏肓、定喘等穴位及背部肺区,凭借“药物+拔罐+穴位刺激”的独特组合,起到治疗效果。

药物罐疗法适用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病患者。多数接受药物罐治疗的患者,咳痰量明显减少,日常活动(如爬楼梯)时的气喘症状有所缓解,夜间因咳嗽影响睡眠的情况也变少;部分季节性哮喘患者在换季时,发作时的喘息程度减轻。

为确保药物罐疗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科室前期已开展多场专项培训,从药材的筛选与炮制、药液的煎煮时间把控,到穴位定位的精准度校准,再到拔罐力度、留罐时间的动态调整,均有标准化操作流程,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药物罐疗法的优点

1.双重治疗效果

药物罐疗法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同时,中药成分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病灶,发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功效,形成物理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2.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可灵活调整药物配方,实现“一人一方”的精准治疗,提高疗效。

3.安全性高

相比口服药物,药物罐疗法局部用药,副作用较小。竹罐在使用前经过药液煮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且操作过程中对皮肤的刺激相对温和。

4.舒适度较高

拔罐过程中的温热效应可扩张毛孔,促进药物吸收和代谢,同时缓解肌肉紧张,给患者带来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禁忌人群有哪些?

(1)出血倾向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拔罐可能引发出血。

(2)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心力衰竭、重度心脏病、严重肺气肿等,拔罐可能加重病情。

(3)高热、抽搐及痉挛患者:病情不稳定,拔罐可能诱发不良反应。

(4)孕妇:腹部、腰骶部禁用,可能影响胎儿稳定。

(5)皮肤问题者:皮肤过敏、破损、溃疡、传染性皮肤病,拔罐可能加重症状或引发感染。

(6)严重消瘦或水肿者:皮肤弹性差或水肿部位,拔罐易损伤皮肤或加重水肿。

具体地址:江西省胸科医院(新建院区)中西医结合科

健康热线:0791-86777311-703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