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你可能遇到过
划破手后出血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
这类伤口不进行特殊处理
血液就会渐渐凝固
自行停止流血
最终留下血痂
而暗中保护你
让你不再继续流血的
其实是这位“卫士”
血液由流动状态变为不流动凝胶状态的过程的能力叫做凝血功能,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的功能。
当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时,血液会呈现高凝或低凝的状态。如果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就比较容易发生血栓,如果血液长期处于低凝状态就比较容易导致出血,比如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皮肤容易淤青等。
在我们生病住院需要进行一些治疗,或者使用一些新的药物之前,医生会开凝血功能检查。那么,如何判断我们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呢?主要通过检测血液凝固的时间来进行评估,也就是凝血功能检查。常见的凝血功能检查项目有:
1.凝血酶原时间(PT)
是用来评估外源性和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正常值为 9 -14 s,PT超正常范围3秒以上才有临床意义,PT延长常见于凝血因子缺乏、继发性或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PT缩短常见于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血栓病等。
2.凝血酶原时间比率(INR)
主要用于监测抗凝药物效果的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进而调整治疗方案。正常值为0.75-1.25,INR延长常见于口服抗凝剂、纤溶亢进、DIC、维生素K缺乏等;INR缩短常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功能的敏感筛选试验。正常值为21-41s,APTT延长常见于血友病、凝血因子Ⅷ、Ⅸ、Ⅺ缺乏、使用肝素等抗凝药物等;APTT缩短常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4.凝血酶时间(TT)
可直接反映患者血浆内肝素和类肝素抗凝物质水平。正常值为14-21s,TT延长常见于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SLE(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病、肾病等;TT缩短常见于高纤维蛋白血症。
5.纤维蛋白原(FIB)
FIB 即凝血因子I,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正常值为2—4g/L,FIB增加常见于毒血症、肝炎、糖尿病酸中毒等;FIB减少常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原发性纤溶活性亢进等。
6.D-二聚体
是血栓溶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用于血栓形成和溶解的诊断。D-二聚体正常含量<0.5mg/L,D-二聚体阳性或增高是诊断DIC的重要依据。
7.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是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被血浆素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正常值为0 -5 mg/L,FDP 增高常见于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
8.抗凝血酶Ⅲ(AT-Ⅲ)
是主要的血液凝固抑制物。正常参考值为75% -125%,AT-Ⅲ增高常见于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急性出血期等;AT-Ⅲ降低常见于先天性或后天性 AT 缺陷症、肝脏疾病等。
凝血功能检查的结果解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其他检查结果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等。因此,大家在对凝血功能的检查报告单存在疑惑时,应及时咨询医生,由医生进行一个综合的判断。